什么是本体感受
本体感觉是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非视觉感觉。本体感觉是由肌肉和肌腱中的特殊感受器检测到的,确定肌肉骨骼系统位置和运动的感觉。本体感觉可以被定义为触觉的一种特殊变化,包括关节运动(动觉)和关节位置(关节位置感觉)的感觉。本体感受信息是通过外周的各种受体提供的,包括Ruffini受体、环膜传入和环膜小体,最好由压力刺激激活。Ruffini体和环层小体都被归类为动态受体;然而,Ruffini受体也被描述为静态受体,基于其低阈值、缓慢适应的特性。有人提出,当一个关节在运动的末端范围附近运动时,这些类型的受体受到刺激。在本体感受中起主要作用的另外两种受体是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肌梭感知肌肉长度的变化,高尔基肌腱器官识别肌肉张力的变化。虽然这些受体的功能以前已经确定,但它们对本体感觉的具体贡献仍有争议。
图1.感觉受体游离神经末梢
脊神经和颅神经携带来自骨骼、关节、肌肉和皮肤的体感信号。这些体感信号是针对触觉、热、冷、拉伸、压力、疼痛和其他感觉的。这些神经最重要的感觉角色之一是本体感觉,大脑从肌肉、肌腱和关节的神经末梢接收关于身体位置和运动的信息。本体感受的主要受体是肌梭,它包括肌梭的初级和次级末梢。大脑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肌肉动作,从而保持平衡和协调。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动觉与一个活跃的大脑区域网络有关,该网络由运动区、小脑和右额顶叶区组成,包括高级躯体感觉区。即使是简单任务的运动控制也是一个可塑性的过程,在对感觉输入、传出运动指令和最终运动进行整合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检查和修改。
图2.本体感受器——肌梭
本体感受信息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本体感受对外部环境的作用。电机程序经常需要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中意想不到的扰动或变化。尽管这种信息的来源通常主要与视觉输入有关,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本体感受输入是最快或最准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例如,为了适应不平坦的支撑表面,需要修改行走的运动程序。如果人的视线固定在要被拾取的箱子上,他或她可能不会在视觉上注意到不平坦的支撑表面。除了足底皮肤感受器的变化,肌肉和关节机械感受器也会报告踝关节位置变化的程度,并刺激所需的运动程序修改。移动的规划也需要注意环境限制。这对于选择保持姿势控制的策略来说尤其如此。例如,从周围信号(动觉、改变关节位置)中感觉到不稳定的扶手会改变用于避免在光滑的楼梯上摔倒的运动程序。在运动的计划阶段,视觉图像被用来创建运动将要发生的环境的模型。本体感觉已经被描述为在运动执行期间更新从视觉图像导出的前馈命令的基本要素。
本体感受信息在运动控制中的第二类作用是规划和修改内部产生的运动指令。在运动指令之前和期间,运动控制系统必须考虑所涉及的关节的当前和变化的位置,以说明肌肉骨骼系统的组件内复杂的机械相互作用。本体感觉最好地向运动控制系统提供所需的部分运动和位置信息。在单个关节运动10°弧度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所需的精确肌肉力量取决于关节角度。正如人们所猜测的,对于涉及几个关节的运动来说,确定运动所需的肌肉张力变得极其复杂和重要。伴随关节位置的每一个角度变化的是与穿过关节的所有肌肉相关的机械效益的变化。许多任务涉及一系列重叠的关节运动。运动控制系统必须考虑作为肌肉激活的直接功能和节段间动力学(一个关节的运动诱导另一个关节的运动)的间接功能而发生的多种运动。本体感受提供了解决所有这些运动问题所需的大部分信息。
上行束(脊髓白质)
脊髓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有两个主要功能:神经冲动传播和信息整合。
图3.感觉上行束
脊髓中的白质束是神经冲动传播的高速公路(见图3、5和6)。感觉输入沿着这些纤维束传向大脑,运动输出从大脑沿着这些纤维束传向骨骼肌和其他效应组织。
脊髓灰质接收并整合传入和传出的信息(见图4)。
图4.脊髓对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处理
来自感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沿着脊髓两侧的两条主要路线向上传播到大脑: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传递感觉疼痛、温度、痒和痒的神经冲动。
后柱:后柱由两个束组成:薄束和楔束。后柱束传递触觉、压力、振动和意识本体感受(对肌肉、肌腱和关节的位置和运动的意识)的神经冲动。
感觉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了解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感觉信息由脊髓和大脑中的中间神经元整合(处理)。对整合决策的反应是由运动活动(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引起的。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部,在控制精确的随意肌肉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大脑区域为自动运动的调节提供了重要的整合。
骨骼肌的运动输出通过两种下行路径沿脊髓下行:直接和间接。直接运动通路,也称为锥体通路,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延髓束。它们传递起源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并注定引起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间接运动通路,也称为锥体外系通路,包括红核脊髓、结构脊髓、前庭脊髓、外侧网状脊髓和内侧网状脊髓束。这些纤维束传递来自脑干的神经冲动,引起自动运动,并帮助协调视觉刺激的身体运动。间接途径还维持骨骼肌张力,维持姿势性肌肉的收缩,并通过响应头部运动调节肌肉张力在平衡中发挥主要作用。
上行束将感觉信号传送到脊髓。感觉信号通常通过三个神经元从它们在受体中的起点传播到它们在大脑中的目的地:一阶神经元,它检测刺激并将信号传输到脊髓或脑干;一个二阶神经元,一直延伸到脑干上端称为丘脑的“入口”;一个三阶神经元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这些神经元的轴突被称为第一至第三级神经纤维(图3)。
三个神经元参与信息从外周到大脑(大脑)的传输:一阶、二阶和三阶神经元。薄束的一级神经元通过脊神经的背根进入脊髓,并与延髓中薄核(也称为薄核)内的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
一级神经元楔束与延髓楔核(也称为楔核)内的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后柱中的所有二级神经元立即与对侧(相对侧)的延髓交叉,并上升至大脑相对侧的丘脑。这些二阶神经元形成内侧丘系(丘系,带状)。随着信息向丘脑传播,携带由脑神经V、VII、IX和X收集的相同类型的感觉信息(精细触觉、压力和振动)的神经元进入内侧丘系。丘脑腹侧后外侧核整合后柱内携带的感觉信息。腹侧后外侧核根据涉及的身体区域对感觉信息进行分类,并将其发送到初级体感皮层的特定区域。这种分类的结果是,你“知道”刺激的性质及其位置。如果它被传递到身体感觉皮层的另一部分,你会感觉到这种感觉来自身体的另一部分。例如,来自右手小指的感觉信息被发送到初级体感皮层的特定部分,来自左膝的感觉信息被发送到体感皮层的另一部分。你对特定刺激的理解是触觉,而不是温度或疼痛,这是由于丘脑对感觉信息的处理。
注意:感觉输入从感觉感受器传递到脊髓的后灰角,运动输出从脊髓的前灰角和侧灰角传递到效应器(肌肉和腺体)。许多经常被描述为运动神经的神经实际上是混合的,因为它们将本体感受的感觉信号从肌肉带回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主要的提升区域如下:其中大多数的名字由前缀spino组成,后跟一个词根,表示其纤维在大脑中的目的地,尽管这个命名系统不适用于前两个。主要的提升区域如下。其中大多数的名字由前缀spino组成,后跟一个词根,表示其纤维在大脑中的目的地,尽管这个命名系统不适用于前两个。从脊神经背根进入T6以下脊髓(胸椎6)的轴突在脊髓的薄纤维束内向上行进。在T6或T6以上进入脊髓的那些在脊髓的楔形束(也称为楔形束)内上升。纤细束纤细束(也称为纤细束)携带来自胸中部和身体下部的信号。在脊椎T6以下,它构成了整个脊髓后柱。在T6,楔状纤维束加入。它由一级神经纤维组成,沿脊髓同侧上行,终止于脑干延髓的薄核。这些纤维携带振动、内脏疼痛、深度和辨别性触摸(可以精确识别其位置的触摸)的信号,尤其是来自下肢和下躯干的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非视觉感觉。楔形纤维束楔形纤维束在T6水平加入薄纤维束。它占据了后柱的外侧部分,并向内侧压迫股薄纤维束。它携带相同类型的感觉信号,来源于T6及以上(来自上肢和胸部)。其纤维终止于延髓同侧的楔状核。在延髓中,薄束和楔状系统的二级纤维交叉并形成内侧丘系,这是一束神经纤维,引导脑干的其余部分到达丘脑。三级纤维从丘脑到大脑皮层。由于交叉,薄束和楔束携带的信号最终到达对侧大脑半球。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和一些更小的束形成前外侧系统,其向上穿过脊髓的前柱和侧柱。脊髓丘脑束传递疼痛、温度、压力、痒、痒和轻微或粗糙触摸的信号。轻触是用羽毛或棉线轻抚无毛的皮肤而产生的感觉,而不会使皮肤凹陷;粗糙的触摸是人们只能模糊地识别其位置的触摸。在这条通路中,一级神经元在进入点附近的脊髓后角终止。在这里它们与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交叉形成对侧上行脊髓丘脑束。这些纤维一直通向丘脑。三阶神经元从那里延续到大脑皮层。由于交叉,这一束中的感觉信号到达对侧的大脑半球。脊髓网状束脊髓网状束也向前外侧系统上行。它携带由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信号。一级感觉神经元进入后角,立即与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这些神经交叉到对面的前外侧系统,沿脊髓上行,最后到达一个松散组织的灰质核心,称为延髓和脑桥中的网状结构。第三级神经元从脑桥延续到丘脑,第四级神经元完成从那里到大脑皮层的路径。脊髓小脑后束和前束脊髓小脑束的后部和前部穿过侧柱,并将本体感受信号从四肢和躯干传送到大脑后部的小脑。它们的一级神经元起源于肌肉和肌腱,终止于脊髓后角。二级神经元将它们的纤维沿脊髓小脑束向上发送,并终止于小脑。后束纤维沿脊髓的同侧上行。那些前束穿过并向上行进到对侧,但随后在脑干中穿过回到小脑的同侧。这两个纤维束为小脑提供协调肌肉动作所需的反馈。
图5.脊髓横切面显示的主要感觉系统的位置
图6.通往大脑的脊髓上行束
表1.主要上行(感觉)纤维束及其提供的感觉信息
本体感觉障碍
来自关节、肌肉、肌腱和皮肤的机械感受器的本体感受信号,对于运动的完整神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本体感受传入的丧失可能影响肌肉张力的控制,扰乱姿势反射,并且严重损害了空间以及时间方面意志运动。许多神经和整形外科疾病都与本体感受和动觉障碍有关,例如中风,帕金森氏症,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外周感觉神经病,韧带、关节囊和肌肉的损伤。
认识到本体感受信号的处理具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成分,意味着用于评估本体感受功能的可用方法可能仅解决本体感受的两个方面中的一个。为了评估本体感受的感知方面,心理物理阈值代表了黄金标准。此外,当匹配两个同源肢体(例如,两臂)的位置时,确定关节位置误差是最容易获得的本体感受功能的测量,并且在临床实践中是常见的。为了确定本体感受信号对平衡控制的贡献,已经采用了许多生物力学测量方法,例如肌电图信号的潜伏期和振幅、关节运动学或动力学、或指示身体重心姿势摇摆的变量。关于本体感受训练,这意味着集中于训练本体感受感觉的干预可以训练本体感受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即有意识的知觉或无意识的或隐含的感觉运动方面。
跌倒和平衡障碍
跌倒是老年人最严重的健康风险之一。它们不仅是该人群中与伤害相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跌倒导致了10%的急诊就诊和超过一半的受伤住院。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跌倒。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每年因跌倒相关伤害造成的损失将会激增,据外媒报道,美国在2020年将达到440亿美元。
虽然大多数跌倒不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但跌倒或接近跌倒往往会产生对跌倒的心理恐惧。这导致了自我施加的活动减少,随后是功能下降和更大的跌倒风险。
老年人跌倒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事故。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摔倒是由于失去平衡或无法将身体的重心保持在支撑基础上造成的。有两种类型的平衡:
静态平衡,这是在安静站立期间控制姿势摇摆的能力;和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对平衡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预测身体运动时的变化的能力。动态平衡包括在行走和跨过或绕过物体时保持平衡。
平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觉、肌肉和运动系统。最有影响力的三个感觉系统是视觉、前庭和体感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降低,以及包括本体感觉丧失和内耳问题在内的许多其他原因,平衡往往会下降,这对平衡产生负面影响。了解这些系统对于为老年人提供以平衡为目标的锻炼计划至关重要。
视觉系统是平衡的主要贡献者,提供关于环境、人的位置以及人在环境中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信息。视敏度、深度知觉、周边视野和对低空间频率的敏感性(需要更多的对比度来检测空间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老年人使用视觉线索来控制平衡的能力往往会下降。
位于耳朵中的前庭系统提供关于头部运动的信息,不依赖于视觉线索。耳石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检测与重力相关的头部运动,例如头部倾斜的程度和方向。另一部分,半规管,是由位于三个不同平面的三个半圆组成的充液管。随着头部的移动,导管中的液体触发感受器,信息被发送到大脑,大脑在那里提供关于头部方向的输入。大约在40岁时,前庭神经元的数量和大小开始减少,导致包括头晕在内的各种损伤。
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受训练是一种旨在改善本体感受功能的干预措施,重点是在缺乏来自视觉等其他形式的信息的情况下,使用本体感受或触觉传入等体感信号。其最终目标是改善或恢复感觉和/或感觉运动功能。
考虑到本体感觉对于运动控制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旨在损伤后恢复运动功能的治疗应该集中在训练本体感觉上。许多干预声称构成了一种本体感受训练的形式,其改善了本体感受并有助于运动恢复。不幸的是,对于什么是本体感受训练还没有一致的意见,这可能部分是由于本体感受这个术语有不同的定义。广义而言,本体感觉是指对身体和四肢的意识,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性:被动运动感觉、主动运动感觉、肢体位置感觉和沉重感。然而,长期以来已经确定本体感受具有无意识成分,其中本体感受信号被用于肌肉张力的反射性控制和长期以来被认可的姿势控制。为了区分本体感受传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处理,已经建议将动觉称为对肢体和身体位置和运动的有意识感知,而保留术语本体感受用于指代本体感受信息的无意识处理。然而,这种区分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动觉这个术语也被用来表示与位置感相区别的运动感。
体感系统通过压力、振动和触觉传感器以及关节和肌肉本体感受器,从皮肤提供关于身体位置和接触的信息。经由触觉、振动和压力传感器的皮肤感觉在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中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涉及运动的活动。皮肤敏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缺乏来自触觉、压力和振动感受器的输入使得站立或行走以及检测从脚跟到脚趾的身体重量变化变得困难,而这对于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
除了三个感觉系统,肌肉力量在平衡和灵活性方面也起作用。肌肉在稳定性方面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作用是将重心保持在支撑基础内。
运动科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为了通过运动改善一个系统的功能,运动必须刺激那个系统。许多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类型的阻力训练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然而,即使力量和平衡是相关的,单独的抗阻训练对改善平衡也只有适度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保持平衡的能力涉及到几个过程,需要多个部分的成功整合,包括几个通常不受阻力训练影响的感觉系统。针对平衡控制中的生理系统,特别是视觉、前庭、体感和肌肉系统的锻炼计划,可以改善平衡并降低摔倒的风险。
平衡练习包括在各种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站立和姿势的稳定性。平衡训练计划中的活动可以包括一只脚站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以改变支撑的基础,将身体重量转移到不同的方向,并将脚从地板上提起。也可以在闭眼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同时移动头部和/或站在泡沫上,分别针对视觉、前庭和躯体感觉系统。各种各样的活动被用来增加力量,利用体重或设备,如袖口重量或弹性阻力带。模拟日常生活活动的练习,比如伸手去拿架子上的东西,可以结合阻力和动态平衡来进一步挑战平衡。然而,当进行这些练习时,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一把椅子或其他坚固的表面是很重要的,以防有必要稳定自己。
平衡训练的潜在应用是巨大的。可以进行训练,以降低慢性跌倒者再次跌倒的风险,或者改善希望降低首次跌倒风险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此外,平衡练习可以纳入髋部骨折、中风和关节炎患者的康复计划。
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来降低跌倒风险不仅可以避免增加医疗费用,还可以让老年人过上更积极的生活。此外,针对跌倒风险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些人的生活质量。
本体感受训练的类型
主动运动/平衡训练
主动运动/平衡训练包括参与者主动移动肢体、肢体部分或整个身体的研究。采用以下干预措施:单关节主动运动、单关节被动和主动运动、多关节被动和主动运动、多关节主动运动和全身平衡训练。
多关节主动运动由上肢任务组成,如在有或没有额外感觉反馈(如视觉)的情况下到达或抓住目标或下肢任务,如踩特定目标。总的来说,应用多关节主动运动训练任务的研究报告了从测试前到测试后的2.5%到80.2%(平均值:39%)的广泛改善。
关于有或没有辅助的目标导向的到达或抓取,由在线触觉反馈(按需辅助力)引导的机器人辅助上肢运动显示出最大程度的准确性提高。经过10小时的训练后,9名慢性中风患者(视力闭塞)的到达终点误差显著减少了81.4%(平均变化:53.2-9.9厘米),当视觉反馈存在时,减少了80%。
寻求训练平衡的研究应用了多种活动,包括行走和踏步练习、有视觉和无视觉的单腿和双腿平衡练习、从坐到站练习、站立、行走或在稳定和不稳定的表面上跳跃以及运动专项练习。在所有研究中,测试前后的改善幅度在16%到97%之间(平均值:41%)。其中三项研究进行了主动动态运动训练,并使用主动/被动关节匹配测试检查了膝关节位置感,据报道,作为训练的结果,膝关节位置误差减少了15%到63%。
被动运动训练
这些干预通常需要某种类型的被动运动装置,并且集中于单个关节(手腕或膝盖)24或多关节运动(拇指运动或通过机械臂辅助到达)(Kaelin-Lang等人,2005;Wong等人,2011年)。尽管已经使用了几种形式的装置,它们通常是为特定的关节或运动类型定制的。像主动训练方案一样,功能或感觉改善率也有很大差异,从测试前到测试后,变化率为0-47%。大部分运动肢体的视觉被遮挡,但一些允许视觉或提供额外的同步听觉反馈。所有研究都报告了0-23%的改善。
体感刺激训练
这种类型的训练包括各种形式的刺激,专门针对躯体感觉。体感刺激训练应用肌肉或振动触觉振动,范围从全身振动到单个节段的局部振动。其他形式的刺激包括热刺激、多体感刺激、磁刺激、电刺激和针灸。
在训练中利用全身振动的研究主要针对帕金森病或中风患者。典型的振动频率要么在25到30赫兹之间,要么小于10赫兹。大多数研究每次施加的振动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在闭眼进行四次45秒的30 Hz振动后,中风患者站立时的全身摇摆位移显著降低。当振动停止,病人被允许睁开眼睛时,在视觉引导的重量转移任务中,全身摇摆速度降低。
体感辨别训练
这种训练侧重于区分两种体感刺激的能力。这些辨别训练任务包括触觉辨别(例如,用手主动探索物体)、触觉辨别(质地)、腕关节或踝关节位置辨别和腕关节速度辨别任务。触觉或本体感受敏锐度的改善从12%到67%(平均改善38%)。将训练腕关节位置辨别(具有分级难度)作为中风患者训练方案的两项研究显示,腕关节角度位置匹配改善了57–67%。就绝对值而言,关节位置误差从试验前的大约25 °- 30°减少到试验后的8 °- 10°。
组合/多系统培训
三项研究要么使用了上述三个主要类别的多种成分,要么使用了多感官方法。值得注意的是McKenzie等人的一项研究。他将主动运动训练与体感辨别任务相结合来治疗局限性手部肌张力障碍患者。患有书写痉挛的受试者在手指目标位置误差方面表现出90%的改善(基线误差:14 mm,干预后:1.4 mm),患有音乐家痉挛的受试者表现出22%的改善(基线误差:3.87 mm,干预后:3 mm)。
本体感受训练的有效性
鉴于训练方法和获得的测量数据的异质性,评估本体感受训练有效性的科学证据具有挑战性。许多研究使用了各种主动和被动运动程序,通常结合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使得很难评估每种训练方法对改善本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的贡献。另一个很可能导致报告的有效性差异的因素是干预的持续时间差异很大,从一次治疗到6个月不等。
根据系统审查的结果,关于本体感受训练的有效性,可以得出以下一般性结论:
首先,本体感受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本体感受功能。大多数研究报告改善率超过20%。
有初步证据表明,渐进康复的训练方法,包括某种形式的躯体感觉刺激,利用被动和主动运动的结合,有或没有外部感受反馈,是最有益的(通常报道大的效果大小)。
第二,持续时间更长的干预似乎会产生更大的好处。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的训练方案倾向于在本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方面产生相对较高的改善,尽管体感刺激已经显示出在单次治疗或几个小时的干预中产生非常快速的收益。
第三,本体感受训练适用于广泛的临床人群。患有本体感受损伤的患者可以从该手术中受益,而不管损伤的原因本质上是神经的还是肌肉骨骼的。
然而,读者需要认识到,上述结论本质上是初步的。虽然所报道的有效性数据在许多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有报道显示没有或只有最小的功能增益。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一定很明显。然而,方案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此外,什么是最佳训练剂量还不清楚。也就是说,在会议持续时间、每周会议次数和干预的总体持续时间方面有哪些最佳做法?虽然6周的时间已经显示出产生积极的结果,但这绝不是一个最佳的持续时间。与剂量相关的是保留的概念。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超过45分钟的功能保持28天或者6周。因此,对于许多应用的训练方法来说,没有关于相关的学习衰退的确切数据,而这对于任何后续治疗来说都是重要的知识。
另一个迄今为止很少涉及的方面是训练的特殊性或普遍性。虽然大多数研究报告了本体感受和/或运动表现的提高,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提高是否超越了训练任务。记录治疗后皮质重组的数据是有帮助的,因为他们暗示本体感受训练诱导非特定任务的一般神经变化。然而,仍然没有全面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
平衡训练的一般准则包括:
先从相对稳定的基础或位置开始,然后再发展到不太稳定的基础或位置。
在增加任何运动(例如,行走或踏步)或阻力(例如,增加手的重量)之前,从静止或静止的位置(保持一个位置)开始。
从那里开始,你可以增加平衡姿势的动作,比如抬起你的手臂,同时保持单脚平衡。
当你需要在这个练习之外接受挑战时,添加一个你选择的平衡工具。你可以先坐在一个蓝色的半球上,两脚着地,然后在坐着的时候换成单脚接触。你可以用双脚站在一个蓝色的半球上,同时使用墙壁、栏杆或椅子等固定辅助物来帮助平衡。最后,你可以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站在一个蓝色的半球上,然后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踩上踩下,然后没有帮助。
要制定适合你当前健康水平和平衡能力的个性化计划,请咨询你的理疗师或健身专家。为了降低跌倒受伤的风险,具有较大跌倒风险(例如,经常跌倒或行动不便)的社区居住老年人应进行保持或改善平衡的锻炼。应每天进行平衡训练,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在做阻力训练之前先进行平衡训练,这样你的肌肉就不会疲劳,以确保它起作用。
参考文献:
The role of proprioception in the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athletic injuries. Am J Sports Med. 1997 Jan-Feb;25(1):130-7.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036354659702500126
Grigg P. Peripheral neural mechanisms in proprioception. J Sport Rehabil. 1994;3:2–17.
Visuokinesthetic perception of hand movement is mediated by cerebro-cerebel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ft cerebellum and right parietal cortex. Hagura N, Oouchida Y, Aramaki Y, Okada T, Matsumura M, Sadato N, Naito E. Cereb Cortex. 2009 Jan; 19(1):176-8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38744/
Leonard C T.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Movement. Mosby-Year Book Inc; St Louis, MO: 1998.
Animal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movement control: the role of proprioceptors. Hasan Z, Stuart DG. Annu Rev Neurosci. 1988; 11():199-223. 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pdf/10.1146/annurev.ne.11.030188.001215
Dynamic sensorimotor interactions in locomotion. Rossignol S, Dubuc R, Gossard JP. Physiol Rev. 2006 Jan; 86(1):89-154. http://physrev.physiology.org/content/86/1/89.long
Impairments of reaching m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out proprioception. I. Spatial errors. Gordon J, Ghilardi MF, Ghez C. J Neurophysiol. 1995 Jan; 73(1):347-6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714577/
The role of proprioception in the control of prehension movements: a kinematic study in a peripherally deafferented patient and in normal subjects. Gentilucci M, Toni I, Chieffi S, Pavesi G. Exp Brain Res. 1994; 99(3):483-50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957728/
Anatomical correlates of proprioceptive impairments following acute stroke: a case series. Kenzie JM, Semrau JA, Findlater SE, Herter TM, Hill MD, Scott SH, Dukelow SP. J Neurol Sci. 2014 Jul 15; 342(1-2):52-6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819922/
Parkinson’s disease accelerates age-related decline in haptic perception by altering somatosensory integration. Konczak J, Sciutti A, Avanzino L, Squeri V, Gori M, Masia L, Abbruzzese G, Sandini G. Brain. 2012 Nov; 135(Pt 11):337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169922/
Kinesthesia is impaired in focal dystonia. Putzki N, Stude P, Konczak J, Graf K, Diener HC, Maschke M. Mov Disord. 2006 Jun; 21(6):754-6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482525/
Roles of proprioceptive input in the programming of arm trajectories. Ghez C, Gordon J, Ghilardi MF, Christakos CN, Cooper SE.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90; 55():837-47. http://symposium.cshlp.org/content/55/837.long
Proprioception after an acute knee ligament injury: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16 consecutive patients. Fridén T, Roberts D, Zätterström R, Lindstrand A, Moritz U. J Orthop Res. 1997 Sep; 15(5):637-4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420590/
Assessing proprioceptive function: evaluating joint position matching methods against psychophysical thresholds. Elangovan N, Herrmann A, Konczak J. Phys Ther. 2014 Apr; 94(4):553-6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262599/
Proprioceptive acuity assessment via joint position matching: from basic science to general practice. Goble DJ. Phys Ther. 2010 Aug; 90(8):1176-8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522675/
Balance and Fall Preven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http://www.acsm.org/public-information/articles/2016/10/07/balance-and-fall-prevention
Aman JE, Elangovan N, Yeh I-L, Konczak J.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4;8:1075. doi:10.3389/fnhum.2014.0107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09156/
Can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improve motor learning? Wong JD, Kistemaker DA, Chin A, Gribble PL. J Neurophysiol. 2012 Dec; 108(12):3313-2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44879/
Efficacy of 2 non-weight-bearing interventions, proprioception training versus strength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Lin DH, Lin CH, Lin YF, Jan MH.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9 Jun; 39(6):450-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531879/
Minimally assistive robot training for proprioception enhancement. Casadio M, Morasso P, Sanguineti V, Giannoni P. Exp Brain Res. 2009 Apr; 194(2):219-3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139867/
Effects of kinesthesia and balance exercise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Diracoglu D, Aydin R, Baskent A, Celik A. J Clin Rheumatol. 2005 Dec; 11(6):303-1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371799/
A multi-station proprioceptive exercise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osis: functional capacity, pain and sensoriomotor fun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ekir U, Gür H. J Sports Sci Med. 2005 Dec; 4(4):590-60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99676/
Effect of proprioception training on knee joint position sense in female team handball players. Pánics G, Tállay A, Pavlik A, Berkes I. Br J Sports Med. 2008 Jun; 42(6):472-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390919/
本文地址:http://syank.xrbh.cn/quote/6722.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syank.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