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会在深圳市社科院举办。《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是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深圳市社科院课题组具体组织实施的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整个书稿共七章,由经济、社会、文化、经济地理等多个专业方向的作者共同完成。
课题组尝试从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开放度、发展支撑、发展潜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等六个维度构建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10个湾区核心城市为样本,测算得到世界湾区发展指数。
测算结果显示,深圳、广州是快速发展型湾区城市,在规模集聚、增长速度、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高质量发展、社会人文发展和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或不足。香港在经济社会开放度、国际链接能力、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表现优异,门户型湾区城市的特点非常突出。
在会上,北京大学、深圳大学、深职院、市决咨委、罗湖区政协、龙岗区政协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份报告展开探讨,表示该报告视野十分开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并对政府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该报告主编陈金海在发布会上发言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新的全球化篇章新节点上,面向未来的模式。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搭建世界湾区研究的平台,树立湾区研究的话语权,深圳也将以此面向未来探讨新的湾区模式,在对全球湾区的解读中,构建中国话语理论体系。“我们的目标是要向未来全球其他湾区城市提供咨询和经验,以我们现在逐渐形成、构建的这套方式,今后开放给他们。”
10个全球湾区城市深圳综合得分列第7名
课题组选择了六大湾区的10个核心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分别是:纽约、旧金山、圣何塞、东京、伦敦、悉尼、香港、澳门、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的人口占六大湾区人口总量的49%,GDP占六大湾区经济总量的64%,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湾区发展指数综合评分,10个湾区城市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东京、纽约、伦敦、香港、圣何塞、旧金山、深圳、广州、悉尼和澳门。
10个城市在六大发展维度的评分差异明显,呈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东京、纽约和伦敦是综合发展型;香港是门户型湾区城市;圣何塞和旧金山是高质量发展型;深圳和广州是快速发展型;悉尼和澳门是相对滞后型。
深圳是快速发展型湾区城市。综合得分列第7名,接近圣何塞和旧金山(第5、6名),大体属于同一发展梯队。发展规模和发展支撑具有突出优势,表现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实力显著,且以深圳速度闻名世界,国际航运枢纽地位不断增强。但在发展潜力(学历结构、高等教育)和可持续性方面表现中等,发展质量(人均/地均GDP)和开放度(国际人才/游客/会议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追赶。
广州也是快速发展型湾区城市。综合得分低于深圳。发展规模、发展支撑表现优异,发展可持续性中等,发展潜力、发展质量和开放度较薄弱。但在发展质量、潜力和可持续性方面评分低于深圳,主要是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污染治理等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呈现组团式多中心发展,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
报告显示,六大湾区在空间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有:东京湾区“一都三县”核心区高度集聚;旧金山湾区沿海湾“环状”分散式发展;纽约湾区向内湾高度集聚发展;悉尼湾区由海湾向内陆楔形扩张;伦敦湾区主中心高度集聚+簇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呈现组团式多中心发展。
传统四大湾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有:各湾区产业结构呈明显的服务业经济特征,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仍保有一定比重的高科技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65.4%),需兼顾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发展能级的提升。世界湾区内部形成了清晰、协同的产业分工格局,具有显著核心-边缘结构。
传统四大湾区在要素流动方面各具特色,通过研究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世界湾区内部虽然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但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产业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或割裂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结构呈现明显梯度形态,具备深度分工红利,应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强化分工协作优势 。
第二,人口向湾区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特征。粤港澳大湾区仍处于人口规模上升通道,人口吸纳能力最强;其次是东京湾区,在日本总人口下降的同时仍保持了人口持续增长;受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出现了人口向美国南部等地迁移的趋势,其人口流入主要依赖国际移民。
第三,城市软实力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湾区核心竞争力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亟待提升文化繁荣、城市治理现代化、创新创业生态、宜居生活圈等方面的软实力,在国际交往过程中不断提升大湾区的外部影响力。
第四,完善的跨区域治理机制可以有效推进湾区协调发展,比如旧金山湾区建立了跨区域联合政府-湾区政府协会,以及经济、交通、交警、贸易、生物科学等若干个专业联合机构;日本成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