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肯定不如马克思伟大,但在当下的很多人心中,一定会更熟悉罗永浩而不是马克思。但就在直播首秀之后,罗永浩似乎跟马克思产生了一种冥冥中的牵绊,穿越了两百年那些马克思经典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论断,依然在当今的一些现象中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人与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熟悉马克思理论的人都知道生产关系这个要素,实际上这个背后代表的是马克思看待人与人关系的一种视角。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那个年代,大规模的现代化让原有的人际关系逐渐解体,人跟人之间除了血缘之外,还能有什么联系?
马克思洞悉了这种联系,人们是以生产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下的大分工,让人和人成了生产线上的上下游关系,人们聚在一起,分工生产一样东西。关系就这样产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逐渐丰富,生产变得不那么紧迫和重要,在马克思之后,鲍德里亚是消费社会的观察者,他强调,人跟人的关系不再是生产关系,而是消费关系。是消费决定了我们跟可能远在地球那一端的一个工人所建立的联系,也正是全球化的商业进程,把世界范围内的人通过消费连接到了一起成为如今的——地球村。
不过,有生产才有消费,有消费才有人生产,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无论是马克思说的生产还是鲍德里亚说的消费,这种靠商品流通过程来展现人与人关系的洞察是主导“生产—消费”时代最大人际特征的本质。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变现为消费
进一步如果综合的来看,将马克思与鲍德里亚综合,就会得到一个更加现代的结论,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变现为消费。
在一个注重生产和消费的年代,思想家们希望用生产和消费表征人际关系,让本不明显的人际关系显露出来。
但进入了网络时代之后,人际关系这种本来隐藏在交往中的东西被网络清晰的勾勒出来,这时我们都不需要用生产和消费去描述抽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本身就可见,我们只需要在这种关系下去看他们是如何生产,如何变现的就可以。
人与人的关系变现为消费的现代表述——流量
当然,人际关系在消费中的变现,如今有了一个更现代的表述,那就是——流量。流量就是代表着一个人与其他多人的关系,并在这个关系上能变现的能力。
如果说马克思的人际关系主导了生产经济,鲍德里亚的人际关系主导了消费经济,那罗永浩他们这种直播实践则是“流量经济”的最佳表现。
仔细观察这种“流量经济”,还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特点:
共生性:流量主和流量的贡献者是共生的,流量贡献者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贡献流量,他们只有在流量主与其有着直接关联或情感、态度、观念上的一些一致的情况下才会贡献出流量。一旦这种共生结构受到冲击,流量就会结束。
这种情况在“粉丝—明星”这种关系中显现的最为彻底,一方面粉丝除了自己会贡献流量,也会为明星扩大其他流量,仿佛这个明星就是粉丝自身,这就是共生的正面性;不过一旦明星出现了一些变化,导致粉丝在某些方面不再认可的时候,流量的共生体就会瞬间崩塌。
马太效应:如今流量经济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马太效应,大者更大,而诸多人沦为“流量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圈地运动再次出现,大多数人被剥夺了流量扩张机会,平台以及背后的资本会推动着流量向少数人去集中。
流变性:当然,流量的马太效应是大着更大,但不代表着大者恒大、大而不倒。流量世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流变性。都说流量是蓄水池,其实不然,流量仿佛是一块云彩,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场雨就下没了,而水气会集中到其他的云彩里。所以不能觉得流量大就衣食无忧了,谁知道哪块云彩下雨呢。
流量关系的背后
如果说生产、消费、流量都代表了人与人的关系,那这种变化的背后,或者说流量的背后究竟代表着这种关系的怎样变化呢?
在生产革命的年代,人还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人和人聚集在一起,主要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求,让大家可以过得更好。但在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人跟人就没有那么明显的需求关系,而变成了一种兴趣关系,对某人有兴趣、对某物有兴趣或者对某件事有兴趣。
所以流量关系背后,代表的是人跟人从需求关系向兴趣关系的转变。
谁能抓住更多人的兴趣,谁能代表更多人的兴趣,或者谁能发掘出下一个更多人痴迷的兴趣,谁就会成为流量时代的王者。不过王者总会被新王代替,坚固的也会烟消云散,就像“流量”这两个字,体现着流变不居的永恒变化。
本文地址:http://syank.xrbh.cn/quote/6587.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syank.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