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企业  快速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中国著名的十大古城

   日期:2024-11-02     移动:http://kaire.xrbh.cn/quote/6939.html

  1.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现存地上的归德古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商丘古城之下同时叠压着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时期的睢阳城、隋唐时期的宋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门外,还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圆形,城门与正门不相冲,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共93条街道。建筑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使、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河中小岛上有10几座各具特色的楼台亭阁。现存整个商丘古城规划严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朴,举世罕见,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府城级古城。古城著名景点主要有:三皇之首的燧皇陵,唐朝忠烈张巡祠,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府书院,明清时期归德府城墙,桃花扇中的侯方域所建的壮悔堂,清代归德府城内富商豪宅之一的穆氏四合院,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归德府文庙是春秋时期孔子讲学之处。

中国著名的十大古城

   

  2.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阆中古城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里,逐步形成了巴人文化、风水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古城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商周时代,阆中是巴国北部重镇,东周战国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国由重庆迁都阆中;秦统一后,于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迄今为止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 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嘉陵江三面环绕,青山从一面拥抱,奇秀多姿,人杰地灵,素有“阆苑仙境”的美誉。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死后葬于阆中,手下许多大将都是阆中人,因此形成了三国文化。阆中古城科举文化底蕴深厚,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阆中古城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他创造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阆中古城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先后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又传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构成了阆中的宗教文化。古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太平牛灯,风情万种的剪纸、川北皮影,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阆中傩戏,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抑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古城饮食文化远近闻名,如久负盛名的保宁醋、白糖蒸馍、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转战阆中三年之久,全县有近2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4.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的西沿,又称江陵,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相传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周朝封楚国先君于丹阳,国号为荆。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荆为楚。汉朝时,全国划分为三十六州,道里因北有荆山而得名。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吴为夺取荆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国遗址。东晋以后,有几个皇帝在这里建都。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城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古城墙盘旋于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伸展,状若游龙。

  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为清顺治三年所建。东门城楼(宾阳楼)仍屹立于城墙之上。护城河修砌一新,九龙桥卧于碧波之上,东门广场上有凤鸟腾飞大型不锈钢塑像,东门内有江陵碑园。各种碑文记述了古城的历史和变迁。

   

  5.襄阳古城。位于襄阳市区汉江南岸,地处要冲,春秋时为楚国之北津戍,东汉末为荆州牧治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古城始筑于汉,改建于唐、宋,增修于明、清两代,是一座具有29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7.5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城墙高约8.5米,宽10~15米;墙体为土夯筑,外表砌砖。城墙四面建有6座城门,每座门外又建有屯兵及存放兵器用的瓮城,城门上均建有城楼。城的东南角和西南角还建有三楼。北城墙濒临汉江,其余三面凿有宽180~250米的护城河,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称。在古代,它既是军事防御工事,又是抵御水患的堤防。襄阳古城现仍存明初旧制轮廓,尤以北城垣最为完整。清代重修的小北门城楼仍耸立城头,重檐九脊,状极雄浑,近城街市,古貌犹存。

   

  6.歙县古城。坐落于安徽黄山脚下,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自秦代即置歙县,一直是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传统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包含建筑、雕刻、绘画、篆刻、盆景、编织、书版、理学、医学等多种表现形式而著称于世。现歙县县城徽城镇就是原来的徽州城。有两山横亘城中,将古城一分为二:东为古歙县附郭城,被群山环抱,状似半月;西为古徽州府城,面对练江,地势开阔。城郭为明代所建,现如今仅存数座门楼和部分城墙。城内外各镇乡村均遍布有大量历史街巷和古代建筑,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作为徽州建筑三绝。徽州的民居选址注重风水,布置遵从阴阳五行学说,装饰精美且富有文化气息,以位于城西的潜口和呈坎民居最具代表性。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许国石坊、罗东舒祠等,均属国家级文物。

   

  7.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方国瑜故居、白马龙潭寺、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接风楼、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等景点。

  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古城以水为核心,因水活用,布局精巧,桥梁密集。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8.寿县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古城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现城内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今城墙为南宋宁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邪道”之说。明清以后,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是中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传说,伴随各城流传至今。

   

  9.大理古城。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在唐、宋500多年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古城、古塔、古碑,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古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城的四角还有角楼。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装饰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10.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县县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都具古城特色。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历史悠久,北门城楼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凤凰八景是: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沱江绿水缓缓流淌,渔舟游船江中飘弋,暮鼓晨钟山间闻鸣,吊脚楼影悬崖倒垂,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各色建筑古香古色,浓墨重彩风景如画。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有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

  内容来自互联网

  编辑:长啸

本文地址:http://syank.xrbh.cn/quote/6939.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syank.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动态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