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我马上给你送到家来。”
“买不到药是不是,不要紧,我有退烧药给你,6片,不能乱吃的。饭后吃,一次吃两片,最多吃三天,三天后还是不能退烧,再给我打电话,我送你去医院。”
12月28日,从早上6点起床,浙江台州三门县珠岙镇锦康药店的药剂师郑志会就没有闲过。他检查了一下小药箱里备着的药,就背起小药箱,开着车和晨曦一起踏上了行程。这一天,他大概要跑五个村。
江家村、江后村、下理王村、石马村、王石村……有些村里只有几个老人了,有的村甚至只有一个老人在,他背着小药箱“虽远必至”。
整整快两周时间,他跑遍了附近的高山村,为村里没有囤药习惯的老人家送去了以布洛芬为主的感冒药1万多片。
到底跑了多少个村,他摇摇头,暂时没有统计。跑了多少路,他又摇摇头,数不清了,只记得这两周大概给车加了十多次油,每次两百元。
山区老人,毫无疑问是这个特殊时期最脆弱、最需要关爱的群体。
一个“山村药剂师”,成为老人们面对疫情的定心丸。
2022年即将过去,我们把今年最后一笔天天正能量奖励颁给他,郑重说上一声“谢谢”,也默默为感动我们的好人,许下一份关于2023的心愿。
上周最忙的时候,他发烧38.5°,也没敢休息
1972年出生的郑志会,今年正好50周岁。瘦瘦的他走起路来很快,但是也有点虚,走几步就喘得厉害。他的肩膀右面要高一些,这是常年背着小药箱在各处奔波的缘故,嗓门很大,能听出声音有点哑,“常年在山里走,好多时候要吼,嗓门就越来越大了。”
联系到他的时候,他正好在王石村给61岁的郑阿姨送药,送了药、交代了服用方法,还顺便帮她量了血压,“真是好人呀!”郑阿姨反复说这句话,郑志会走出好远,郑阿姨一直站在房门口目送。
“这次真的太难了,但是感觉本周需要药的人已经少了点,这两天已经没有上周那么忙了。”郑志会说,上周是最忙的时候,早上5点多要起来,把药包起来,然后规划一下当天要跑几个村,就要到处去送药了,最忙时候一日三餐变成了两餐,放在车上的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只能饿着肚子去各处送药。
家里老婆、老妈、只有4岁的小女儿都生病发烧了,他完全没法照顾,就连自己发烧到了38.5°,他只是吃了次退烧药,在药店里靠了靠,然后就继续出门送药了。
“第一波,先满足了山村独居老人,还有些老人人不舒服了,会给我打电话找药。”
他庆幸手头有药可以送,还安慰老人“不要怕”
忙成这样,他依然是庆幸的,至少他手头是有药的,山里老人家们打来电话时候,他能送得出药,不至于两手空空。“真的是庆幸的,我原来断断续续攒了一些退烧药,这次还抢到了50瓶的布洛芬,所以拆拆开,分装起来,还是能让大家应个急的。”
他在朋友圈里写着:“不能让人发烧在床上,有一点点希望,移动药箱不退步,退烧药到床前,不管自己有多危险也要干到底。”
他也会安慰朋友圈里的老人家们:“疫情不要怕,要安静别乱服药。”
还会给老人们在外打拼的孩子吃定心丸:“感谢大家关注山区老人,移动药箱送入大山里的4000多单,目前回头电话寻问身体都良好,请放心。感谢在外子女们对移动药箱关心和问候,我会坚持为你们父母亲做好这场疫情打赢仗。”
每一天都很累,但是每一天对于郑志会而言都很充实。到了本周,他接到的电话明显少了,他也会很高兴:“这场疫情凶猛战斗,今天算好了求助也少了。”
他能共情这些山区的老人,和自身的经历有关。
郑志会从小家里条件不太好,父亲残疾,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初中毕业后,郑志会就跟着大哥出门谋生,做过木工,也卖过草药。生活刚有些起色,没想到,他却因重病,切除了脾脏。幸好,之后他考出药剂师资格证,与妻子一起在珠岙镇租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开了一个小药房。一转眼,小药房也开了十多年。
而他贴钱贴时时间为老人家们送药,算到现在也有4年了。
为山村老人免费送药四年,最远时开了80公里
“开始为老人家们送药是从4年前一个电话说起。” 郑志会说,2018年夏天,一个老爷爷给他打电话,说是突然之间肚子疼,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给他送医院,当时郑志会就开上了自己的破面包车去老爷爷所在的村子,“那个村子我原来没去过,当时还没有柏油路通进去,都是很颠簸的土路,我的小面包车一路‘哐镗哐镗’颠过去的,我中间还问了好几次路,找到了这个老人家。”
那一次的伸手,让郑志会特别深刻地体会到了山村里的独居老人,吃个药有多难,他开始承诺不问药价,为山里的老人家们免费送药。
郑志会自费做了100张宣传页,在珠岙镇、亭旁镇人口集聚处张贴,还印了一大摞名片,有村民买药时就送,送出的还有一句郑重的承诺:“24小时服务,不收配送费。”
2019年,浙江开展“送药上山进岛”民生实事工程。三门设立了7处便民服务点,郑志会的锦康药店就负责为姜家山村、里桃村等27个高山自然村村民送药。但是,这些年,他实际服务的村庄早就不止这些。“我记得最远的一个村都快到宁波了,我开车开了80公里。”
因为常常去山村送药,他的破面包车很快就开不了了,换成了手动挡的代步车,三年时间开了5万多公里,这些路程几乎都是给老人们就送药的。
中秋、过节、深夜,他真的做到了,接到了电话,就为老人家们送药。一开始说他是骗子,要骗老人家钱的声音慢慢少了,他和村里的老人建立了信任关系。
有些老人家不记得打120,但是记得他的手机号,身体不舒服了,第一之间找小郑。“今年我接了个老客的电话,真是危险,我去他家里时候,他人晕了,口吐白沫,我赶紧把他送医院,给他孩子打电话。”
他忘了很多自己的付出,但是他记得老人们的好,“我有时候下山,车里都是塞满的,全是老人家送的菜。他们很好很好。”
所以,这次送药的历程里,他也没算过又贴了多少油费和药费,他说:“人最重要,钱还能赚。”
这声谢谢给他,也给2022所有温暖我们的普通人
这场疫情里,乡村老人,毫无疑问是最脆弱的群体。
幸好,有温暖的他。他带着一个药箱、一颗仁心,出现在独居老人的身边,出现在此刻最需要守护的角落。
问询、叮嘱、检查身体……他送去了乡村最急需的药品,也是老人们最需要的安心。
今天,我们把2022年的最后一笔奖励,颁发给这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山村药剂师”。
也把一声“谢谢”,送给这一年所有让我们心头一暖、眼眶一热的正能量获奖者。
这一年,我们一起见证了太多。
见证了陌生人在寒夜里的温暖守护,也见证了肉胎凡身的普通人化身超人,为彼此奋不顾身。
见证了近若邻里的守望相助,也见证了云端让人落泪的一呼万应。
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哪怕自己过得不易,也从未放弃为他人撑伞。
就像郑志会一样。
网友说,郑志会就是那个在千疮百孔的世界里修修补补的人。
这个社会有这样的人,真好。
2023,天天正能量会继续寻找,像他这样的人。
天天正能量综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yank.xrbh.cn/quote/7455.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syank.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