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吧有言:移民火星通常只需要离开互联网1-3小时,就能自动成为火星人。
最近一次被放逐火星是在上个月,辞职后关掉所有电子设备、准备开始田园牧歌的我,清晨醒来收到一头大厂社畜的深夜问候:狠狠地进行一些活的干!
我对这条绿绿的框进行了十秒凝视:意思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句式,为什么那么古怪呢?然而,古怪中又透着一丝熟悉和亲切。第一眼,精准地get到它的情绪,第二眼,“复读”的DNA动了。
难道这两天又有我不知道的梗出来了吗?
我火速打开微博,狠狠进行一些浪的冲。
人人都是创作大师
当我试图在互联网搜索这些怪言怪语的内涵,却发现它们和过去的流行语不一样,没有特定的来由,没有完整的故事,你问“这是什么梗?”,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来。或者说,其背后根本不存在什么“梗”。
琐碎,杂乱,没有章法,以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迅速席卷全网,掀起一股全民模仿的语言效应。
其实,仔细品,这些流行的怪话并没有稀奇之处,都是中文里常用的语法或变形。
“进行一些x的x”,小学就学过的倒装。
“狠狠xx”,表示程度强烈的副词。
“草拟大坝”,简单的谐音梗,一方面文明上网防止和谐,还多了一丝让人会心一笑的油麦。
活用这些句式,整合起来就是:草拟大坝,今天狠狠进行一些烂活的整,没想到一分钱没赚还倒贴二十块,蚌埠住了,谁哭了。
那些出自某一热点事件或文艺作品的neta,需要传播者花费时间了解其背后的含义,同时,其产生的特殊语境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吃瓜群众的再创作。而诸如以上这种古怪的句式却不同,它们没有实际含义,简单,易辩识和表达,因此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病毒变异”几乎没有门槛。像摩斯电码,只要懂得了对照表的基础格式,人人皆可随意组装创造出千奇百怪的文本。
初见时,你会迷惑,却不会疑惑。再见时,则已经不知不觉被卷入浩浩荡荡的meme大潮中,任由这些花里胡哨的语言侵占你的日常生活。
吃饭,要说,进行一些饭的吃。最好加上程度副词,狠狠进行一些饭的吃。听起来更有元气了,饭也吃得更香了呢(。)
表达个人看法,要说,“谁想吃了”“谁哭了”“谁热死了”,仿佛全网都回到童年被伏地魔支配的恐惧,“you know who”,提了那个名字就会被杀死。
这些没有具体意涵的特殊流行语更像是一种口癖,和语气词一样,承担辅助情绪表达的功能。人类恰恰是天生的情绪动物,因此,比起实实在在的“梗”,这些魔性的口癖更容易被接受和感染,生命力也更顽强。
于是,一时间,由一句简单的口癖衍生出无数二创三创四创,人人都成了创作大师,怪言怪语满天飞,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笑死,狠狠,谁懂。
好幽默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是谁说出了第一句笑死狠狠谁懂
由于走红的随机性太强,内容又简单琐碎,晋西北乱成一锅粥,许多热梗的源头已不可考,有的并不是新鲜词,早在几年前就出现过,当时没有人在意,是遗落在信息大潮里的一枚不起眼的原石,被路过的赶海者捡拾放进互联网这个大橱窗,却意外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
溯源到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件这种oldschool的检索方式显然不适用于这波互联网热点。与其说它们创造自某一个人,不如说它们是一个个圈层文化的切片。
比如,“狠狠”来自曾繁荣一时的“丫头文学”。最初是一句男性对女性油腻而不自知的发言,“丫头,真想狠狠把你办了”。(此处应有语音)
在年轻圈层里,性别凝视这一议题早就从学术界走进公共讨论空间,早几年杨笠就发出了“男人,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的天问,而宛如抄袭二十年前台湾小言霸总语录的“丫头”让原本冒犯女性的语境又添了一丝喜感。
于是,网友们苦中作乐,翻出更多“中华男子魅力言论”,纷纷抄起键盘创作“丫头文学”,用来嘲讽生活中遇到的普信男女。
在博主@小奶球微博里,仍有大量投稿,为网友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学姐,拿下你是必然,先跟你表明下态度,让你做好准备。”
“你做什么工作?”“收租。”“我租你。”
“请问你是?”“男神。”
微博“丫头文学”的核心关切者大多是开始步入婚恋生活的20+女性,而在另一头的QQ空间,小学生初中生的动感地带,“希望你永远不懂文学”正热火朝天。
这张图火爆QQ空间,小学生情侣的恋爱emo纪实,虽然内容咯噔到让人脚趾抓地,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恋爱圣经,谁还没有个非主流青春期啊。
不同在于,当时我们的青春疼痛文学只在相熟的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如果能火上学校贴吧,那已经是4000年一遇的大文豪了。而05后的青春纪实文学却经过几个兜转,流遍了全网,成为20+的前辈们的创作素材。
“谁懂”源自对少男少女们“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调侃,“狠狠”源自对“中式阳刚”的讽刺……互联网越来越去中心化,我们的触角入侵到每一个圈层,快手里天南地北的地方口音,抖音的都市滥俗喜剧,QQ空间的低龄疼痛文学,大千万象,都有可能被拿来造梗。就连自创了无数热梗、差点统治中文互联网的英特网弄潮儿@怨男0,最初也是靠搬运土味搞笑视频获得关注的。
难怪第一眼看到这些句子会莫名熟悉亲切,它们从诞生之初就注入了圈层的基因,不是某个人的灵光乍现,而是整个圈层的产物。
而由这些热梗带来的创作狂欢,意外促成了圈层大融合,提醒我们用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不同圈层的文化,去理解和包容。
流行,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每当讨论互联网迷因现象,总有人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没有感情,缺乏创造,只会逮着一个梗使劲薅,制造出成千上万的信息垃圾,直至审美疲劳。
再有趣的东西重复上一万遍,也会变成弃若敝履的“烂梗”。
但“狠狠”“靠一些”“谁xx”这些怪话却似乎苟得比任何一个网络热梗都久,从二月份隐隐约约有听说,到现在七月仍然热火朝天地占领着互联网。我想原因大概是,在过去,人们被动接受梗的产生,所谓的“玩梗”只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将其一遍一遍复读,而此时,人们成了这个链条里真正的参与者。
万事万物都在下沉。以前,网络流行趋势掌握在意见领袖手上,现在,它掌握在我们手上。
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这个未来已经成为现实。一个社畜下班买了一斤鸭头,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心情:鸭头,真想狠狠把你给拌了。第二天,这句话已经席卷全网。
接着,另一个普通人对这番幽默发表感想:“狠狠爱了”,又被网友大浪淘沙,当做新的金句流传开。
如果说人类是没有感情的复读机,此刻,我更愿意称他们为有感情的泡泡机——轻轻扣动扳机,就能制造出一大片绚丽的气泡。
归根到底,这些魔性的口癖能够流行,并且火得比每一个昙花一现的热点事件都长久,并不在于它们具备多深刻的内涵、多完美的传播链,恰恰相反,它们本质上是一张“皮”,网友往句式里填充生活的酸甜苦辣,日常的阴晴圆缺,才真正注入了鲜活的血肉。